2025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紧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夏粮生产总体呈“播种面积增、综合单产增、总产量增”的三增态势。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夏粮产量调查结果显示,2025年天津夏粮总产量达82.9万吨,同比增长3.7%,实现“七连增”,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良好基础。
一、夏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
2025年,天津夏粮播种面积为131.0千公顷(196.5万亩),同比增长2.6%。其中,冬小麦面积为113.6千公顷(170.5万亩),同比增长3.2%。
夏粮播种面积增加的原因:一是落实落细“稳面积”各项措施。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设施条件,进一步挖掘种植潜力。二是播期气候条件适宜。冬小麦播种期光温水匹配良好,土壤墒情适宜,气候条件总体有利,基本实现适期播种。三是种植结构调整。部分农户为获取更高收益将一季作物改为小麦、玉米复种,还有部分农户将经济作物改种小麦。
二、夏粮综合单产迈上新台阶
2025年天津夏粮综合单产为6326.6公斤/公顷(421.8公斤/亩),同比增长1.0%。其中,冬小麦平均亩产为6402.2公斤/公顷(426.8公斤/亩),同比增长1.2%。
夏粮单产提升的主要原因:一是气象条件总体适宜。秋冬播期间底墒充足、气温偏高,利于冬小麦出苗和分蘖生长;越冬期普遍浇灌越冬水,小麦安全越冬;返青期遭遇短暂干旱,通过调度水源、及时浇灌等措施,小麦正常返青;拔节至灌浆期降雨有效补充墒情,利于小麦灌浆成熟和产量形成;收获期天气以晴为主,夏粮顺利归仓。二是实施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选用中早熟、耐密植、抗倒伏、抗病虫的高产品种,筛选推广抗旱耐盐碱品种,集成使用和推广精细整地、半精量播种、播前播后镇压、氮肥后移、小麦“一喷三防”等关键措施,因地制宜示范推广微喷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着力提升单产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