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调查服务    法规制度    政策解读    要闻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  >  调查服务  >  统计分析信息
今年以来稳就业压力增大 促进就业需综合发力
日期:2022-08-23  稿源: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

  今年上半年,我市疫情散点多发对部分居民就业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劳动力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城镇调查失业率明显走高,稳就业压力增大。

  一、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居于高位

  (一)调查失业率均值接近6%,稳就业压力增大

  上半年,我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超全年控制目标0.4个百分点。受季节性用工和疫情双重影响,2月份失业率升至6.0%,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4月份疫情影响加重,当月因疫情失业的人口占全部失业人口的17.4%,拉动失业率上升1.1个百分点,失业率升至6.2%。

  (二)青年群体就业持续承压,解决大学生就业是重中之重

  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同比增加167万,我市高校毕业生人数同比增加10%,加之互联网公司和教培机构裁员现象,青年群体就业难问题凸显,6月份应届大学生中就业人数占比低于去年同期3.6个百分点,导致今年上半年我市20-29岁人群失业率持续上升,6月份升至15.9%,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拉动调查失业率上升2.6个百分点,对全市失业率的影响程度达到43.3%,上半年其失业率均值为12.9%,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5月底专题调研数据显示,计划就业的应届大学生中仍在找工作的占46.6%,反应“就业困难”和“不太乐观”的占76.6%,已签约的首份工作税前月薪均值低于毕业生预期1300元。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外来人口失业率明显上升,疫情对人口流入产生不利影响

  前几年调查数据显示,外来人口失业率一直低于本市居民,如2021下半年外来人口失业率比本地人口失业率低0.8个百分点。但今年上半年出现逆转,外来人口失业率均值比去年下半年提高2.2个百分点,高出本地居民1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高出本地居民1.8个百分点。疫情对外来人口就业影响加重,对人口流入产生不利影响。

  二、稳经济政策措施对稳就业产生积极作用

  上半年,我市先后出台了“助企纾困15条”、“稳经济35条”及“稳就业14条”等政策措施,就业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就业基本盘明显改善

  25-59岁劳动人口是我市就业主力人群。6月份25-59岁劳动人口失业率由2月份的5.1%回落至3.9%,回归去年同期水平。6月份,全市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长大幅回升,接近去年同期正常水平。这表明,稳经济政策措施已经稳住了我市就业基本盘。

  (二)部分行业复苏态势良好

  分行业看,6月份,信息技术业就业人数占比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就业人数占比恢复去年同期水平;交通运输业就业人数占比虽略低于去年同期,但较2月份已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借助互联网平台就业人数占比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呈现增长趋势。

  (三)民营经济“就业压舱石”作用显著

  上半年的新增就业人数中,个体经营贡献了18.7%,灵活就业贡献了10.9%,私营企业贡献了53.2%,国有企业贡献了6.4%,机关事业单位贡献了4.1%,其他单位贡献了6.7%,与2021年下半年比较,个体经营、灵活就业的贡献率上升了3.2和0.7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其他单位的贡献率分别下降2.5、0.2、0.3、1.0个百分点。这表明,民营经济“就业压舱石”作用显著,但私营企业吸纳作用明显收缩,仍需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

  三、促进就业的三点建议

  三季度是促进就业的关键期,精准发力、打出“组合拳”,十分重要。

  (一)坚持科学防控,加大刺激消费力度

  一季度天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443元,同比下降4.3%,受疫情多发和经济下行影响,我市居民消费需求收缩态势加剧,不利于实体经济加快恢复发展。样本数据显示,受消费需求不足影响,今年上半年就业人口平均收入较去年下半年降低1.2%,其中文体娱乐、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就业人口平均收入较去年下半年降低8.2%、4.7%、4.5%。为此,建议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针对性,稳定大众对疫情防控预期,加大促进消费和有效投资的政策力度。比如,提高消费券引导消费的作用,改变现行消费券发放领取门槛高、门类窄、数量少的问题,增加小额面值消费券,将美容美发、医疗保健、母婴生活等服务业纳入其中,营造全民消费氛围。

  (二)建立专业化精准化劳务服务体系

  在上半年的失业人口中,上一份工作获得的方式主要集中在查询招聘网站、亲戚朋友介绍、参加实习和招考三种方式,分别占全部失业人口的38.0%、30.5%、11.7%,合计80.2%,说明这三种方式获得的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建立专业化、精准化的专项服务体系非常必要。要加大招聘信息归集力度,多渠道全方位采集岗位信息,及时更新企业招聘岗位信息;完善岗位信息免费发布机制,扩大公共招聘网岗位信息覆盖范围,推进零工岗位信息发布工作,降低劳动者岗位搜寻成本;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依据服务对象需求,匹配推送岗位信息;创新服务方式,支持建设劳务品牌,组建劳务品牌专家库,为劳务品牌发展提供品牌指导推介、发展规划、市场推广、理论研究等方面服务。

  (三)依托互联网盘活“微经济”

  大力发展微经济,着力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鼓励微创新、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万众创新,打造兼职就业、副业创业等多种形式蓬勃发展格局。着力发挥互联网平台对传统产业的赋能和效益倍增作用,打造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支持传统龙头企业、互联网企业打造平台生态,提供信息撮合、交易服务和物流配送等综合服务。积极培育新个体,进一步降低个体经营者线上创业就业成本,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鼓励商业银行推广线上线下融合的信贷服务,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降低个体经营者使用互联网平台交易涉及的服务费,降低其融资运营成本,吸引更多个体经营者线上经营。

网站导航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津ICP备14004014号 网站标识码bm36000008
联系方式:022-27230783
版权所有: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 技术支持: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