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
日期:2022-03-28 稿源:天津政务网 |
政策原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通知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 我市“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主要指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十四五”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四五”时期是我市由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 依据国务院《“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和《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二、制定该《规划》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制定该规划的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新部署新要求,从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医疗、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托养护理、权益维护等多方面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所以,制定好、落实好该《规划》对“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改善我市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规划》对“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是如何部署的? 答:规划对“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8个方面的任务,主要是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突出让农村残疾人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改善生活和发展状况;提高残疾人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织牢残疾人民生保障网;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对困难残疾人给予特惠政策;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和待遇水平,让残疾人基本生活更有保障;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和照护服务,让智力、精神和其他类别重度残疾人生活更有温度;保障残疾人基本住房安全便利,稳定实现残疾人住有所居;加强残疾军人和伤残民警抚恤优待,让因公伤残军警的各种困难得到稳定解决;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对残疾人的保护,让困难群体在困难面前得到特别的温暖和关爱。 四、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残疾康复”,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提升残疾康复服务质量”,《规划》是如何贯彻落实的? 答:康复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减轻功能障碍,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的首要工作。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残疾人康复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划》通过安排四项重点任务来加强残疾人康复。 一是加强残疾人健康管理与残疾预防,按照治病不如防病、康复不如防残的科学观念,将残疾人的健康管理和残疾预防置于突出地位。通过加强健康管理、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残疾人心理护航、开展残疾预防等多方面工作,尽可能减少残疾的发生,减轻残疾程度和康复医疗造成的沉重家庭负担。 二是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通过健全市、区、街(乡、镇)、社区(村)四级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完善康复服务体系、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加强康复人才培训,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精准度、覆盖率和品质。 三是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质量。通过制定实施《天津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进一步细化健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让残疾儿童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康复服务和救助,把好事办得更好。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加强监督、建立信息化平台,为残疾儿童及家庭、定点康复机构提供便捷服务,让残疾儿童得到更多关爱、更好的康复。 四是提高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水平,通过完善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体系、开展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技能培训、支持社会力量开展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和推广社区辅助器具租赁、回收、维修等服务,以及推动辅助器具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辅助器具服务质量,让更多高质量、高性能辅助器具补偿残疾人因残疾导致的机能缺失,切实提高残疾人自理、自立能力。 五、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规划》是如何贯彻落实的? 答:《规划》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和助学政策”和“推动融合教育发展”两项重点任务。 关于“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普及程度”,《规划》提出,首先,要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力争使每一个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到合适的教育。其次,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一是要更加重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二是要着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使完成义务教育且有意愿的残疾青少年都能接受适宜的中等职业教育。三是稳步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面向残疾考生开展单考单招,增设更多适合残疾学生的课程,扩大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规模。四是积极落实扶残助学金政策,支持残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关于“全面推进融合教育”,这是残疾人教育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趋势,随班就读是实施融合教育的主要形式,普通学校是实施随班就读的主体。《规划》明确开展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二是健全普通学校和幼儿园随班就读和融合教育支持保障体系;三是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四是加强特殊教育教学教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建立融合教育支持体系,促进残疾人融合教育,促进残疾人将来更好融入社会。 六、就业是民生之本,《规划》对“十四五”期间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是如何部署的? 答:《规划》主要从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就业服务、强化促进残疾人就业和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一是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这是为整个残疾人就业工作奠定基础条件,通过完善各种培训政策、就业补贴奖励政策、就业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衔接,调动市场主体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和残疾人自身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就业服务,这是将吸引残疾人就业的政策转化为实际可感的服务,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全链条、专业化、精准化的就业服务,支持更多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就业。 三是强化促进残疾人就业,主要是调动市场主体等各类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通过执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同时,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和方式,促进残疾人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实现就业。 四是提升残疾人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符合残疾人需求的优质培训资源,帮助残疾人提升职业素质和就业技能,让尚未就业的残疾人能够实现就业,让已经就业的残疾人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就业,通过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品质。 七、《规划》对“十四五”期间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提出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规划》对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提出了两项重点任务,主要是通过搭建文化服务平台,开展各类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文艺比赛,不断满足残疾人文化需求,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引领残疾人思想观念。同时,全面推进残疾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康复体育协调发展,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 八、《规划》对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是如何安排的? 答:对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规划从四个方面作了安排。 一是加快推进残疾人服务业健康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社会力量提供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助残社会服务组织和企业,增加服务供给,满足残疾人多元化、多层次需求。 二是加强残疾人公共服务标准化和绩效评价。通过制定落实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服务规范和绩效评价等标准,实施残疾人社会服务兜底线工程一揽子解决方案,促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提高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通过推进残疾人服务纳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等,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专业化、精准化、信息化、便利化水平。 三是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支持残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实施助残慈善项目,开展志愿助残服务,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助残慈善事业。 九、《规划》对“十四五”期间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优化无障碍环境是如何部署的? 答:《规划》从五个方面对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优化无障碍环境进行了部署。 一是提高残疾人事业法治化水平。按照“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方针,加强残疾人事业领域新的法规规章的制定实施,不断健全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体系;推动宪法和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规定以及残疾人事业专项法律法规的实施;加强残疾人各项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和残疾人维权能力;做好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 二是加强残疾人法律服务和权益维护。健全残疾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法律服务、信访维稳等全方位的残疾人权益维护保障机制。同时,推广信访维稳先进经验,多措并举解决残疾人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拓宽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渠道。 三是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水平。通过抓好无障碍专项规划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统筹推进、纳入考核考评、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不断优化提升我市无障碍环境。 四是推进信息无障碍。通过推进“互联网+科技助残”、将信息无障碍纳入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机构和设施信息无障碍能力、加强无障碍软件推广使用,持续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信息无障碍水平。 五是营造自强和助残的文明社会氛围。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弘扬扶残助残和自强不息传统美德,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融合的良好社会氛围。 十、为保障该《规划》的有效实施,将采取哪些保障措施? 答:为保障该《规划》的有效实施,将采取四方面保障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党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完善残疾人事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履职尽责,形成统一协同高效的治理效能。 二是完善残疾人民生多元投入格局。稳定财政投入,为残疾人民生提供可靠经费保障。同时,落实残疾人事业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慈善捐赠等资金,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格局。 三是深入推进残联组织建设与改革。进一步夯实基层残疾人组织基础,多种方式增强残疾人工作力量,不断提高残联干部队伍和残疾人服务专业技术人才素质,加强各级残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四是健全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将根据责任分工制定配套实施方案,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规划实施情况将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内容。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及有关部门将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考核。 十一、关键词 残疾人,该规划所称残疾人一般指依据《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11年第2号公告,GB/T26341-2010)》,经指定残疾评定机构评定,取得合法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 残疾人家庭人均年收入增速,在“十三五”及以前的五年规划中,该项指标往往有明确的数值,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结构性调整,特别是“十四五”时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再追求某个方面高指标,而要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因此,我市该项指标表述为“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同步”。 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比例、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补贴覆盖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率、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在该规划中目标值均为100%,即残疾人一经提出申请或经基层主动发现,只要符合相应政策条件的,全部纳入,享受政策。 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目标值为>90%,即除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残疾人之外,对其他残疾人,通过对低保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给予参保缴费补贴等方式,确保参保比例达到90%以上。 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目标值为>95%,即除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残疾人之外,对其他残疾人,通过对低保、低收入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残疾人学生给予参保缴费补贴等方式,确保参保比例达到95%以上。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目标值为97%,即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视残疾轻重程度,通过随班就读、上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和“一人一案”安置等方式,确保接受合适的教育比例达到97%。 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目标值均为85%,即通过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使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5%以上。 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户数,目标值为1万户,即对有需要且具备改造条件的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特别对低保、低收入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优先,“十四五”期间确保完成1万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