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市居民消费支出情况简析
一、居民生活消费的总体情况
2016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129元,比上年增长8.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345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12元,增长8.0%。八大类消费中,除衣着消费小幅下降外,其余各类消费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
一是吃、穿、用基本消费支出占44.1%,比重较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11513元,增长3.0%;二是居住支出为第二大消费项,占比为21.6%,仅低于食品烟酒消费;三是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幅居前三位,分别增长17.8%、15.1%和14.7%;四是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增长9.7%,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二、居民消费的亮点与特点
(一)汽车消费引领交通通信支出高速增长
2016年人均交通通信支出3752元,增长17.8%,在八大类消费中增幅居首,对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8%。汽车消费成为支撑居民交通通信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2016年人均购买家用汽车支出883元,增长39.5%,对交通通信支出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4.2%。购车档次提升同时带动汽车维修保养费用增加,人均交通工具使用及维修支出达496元,增长45.4%,对交通通信支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3%。
(二)生活服务消费持续发力,全面快速增长
收入水平的提升使得居民对各类生活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服务性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地位逐渐凸显。2016年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8.5%,人均家庭服务支出增长15.7%,人均医疗服务支出增长22.9%,人均其他服务支出增长39.0%,各类生活服务消费持续发力,实现全面快速增长。
(三)城镇、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增长点不一
2016年,交通通信、居住、食品烟酒这三类消费为拉动全市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对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8%、21.2%、15.8%。由于收入水平的不同和消费观念的差异等因素影响,拉动全市城镇、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不尽相同。
1.城镇居民消费特点
2016年城镇居民消费主要增长点为交通通信、居住及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人均支出分别为3992元、6187元、2644元,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8%、24.6%、17.1%。增速排在八大类消费前三位的分别是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7.3%,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5.8%,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5.0%。
住房装潢维修带动城镇居民居住类消费持续增长,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6187元,增长9.2%,其中人均住房维修及管理支出增长31.8%。此外,受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等因素影响,租赁房房租和自有住房虚拟租金也随之增长,分别增长7.2%和8.6%。
受消费观念及习惯不同等因素影响,城镇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相较于农村居民投入更多。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1292元,增长28.6%,人均文化娱乐支出1352元,增长5.8%。注重子女学前教育以及兴趣爱好的培养,外出休闲旅游丰富业余生活等因素共同促使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持续热度。
2.农村居民消费特点
2016年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增长点则为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支出,人均支出分别为2647元和1334元,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4%和14.9%,分别增长20.5%和15.1%,增幅占据八大类消费前两位。
食品烟酒消费占据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地位,其中在外饮食消费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新亮点。2016年人均在外饮食支出达到622元,增长9.6%,与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等饮食服务消费逐步理性回归的发展阶段不同。伴随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农民家庭选择外出用餐、举办喜宴等,从而享受更加丰富的口味以及优质的餐饮服务。
三、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提高收入水平,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是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保障。2016年天津市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落实城乡居民增收措施,就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吃、穿、用等基础生活消费在全市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教育、医疗、家政、旅游等发展享受型消费增长明显,但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与水平还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坚持千方百计促进居民增收,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推行有利于缩小不同行业、不同社会成员以及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政策,重点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
(二)增加创新服务供给,激发居民消费潜能
近几年居民生活性服务消费持续热度,境外消费增加、购买力外流现象的发生,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优质、便捷、个性化的商品及服务供给未能适应和有效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需要。从衣食住行到身心健康、从出生到终老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生活性服务存在巨大的消费空间与潜力。面对居民对饮食、医疗、教育文娱等服务消费较快增长的实际,建议增加创新服务供给,加强服务业品牌建设,鼓励养老、健康、家政等服务领域消费,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三)加强政策规范引导,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切实为居民提供健康、安全、更高层次的商品及服务,普及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安全消费的理念,营造良好的消费市场环境,需要完善健全商品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加大财税、金融、价格等方面的政策引导支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扶持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与扩大等等多方面的努力。建议持续加强政策引导扶持,有效保障居民放心消费,使网购、餐饮、休闲等便民服务惠及更多家庭,营造一种居民愿意花、有地花、方便花、放心花的消费环境。